top of page

買樓程序是什麼? 走好三步不心慌!

  • chrisww
  • Oct 10, 2022
  • 3 min read

買房子是件大事,所以有必要提前瞭解購買過程。 雖然買新房子不像買二手房那麼複雜,但仍有許多事情需要注意。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,買家不僅會賠錢,而且可能會有買不到房子的風險。 讓我們看看買樓程序

1、監視建築物

首先,購房者應該去現場查看房產,重點是房產是否具備預售資格。 在檢查房地產是否具備預售資格的過程中,重點是檢查商品房的預售證書,如房地產是否沒有供公眾內部認購的預售證,預售證是否懸掛在銷售部門的顯眼位置,預售證書是否過期等。 就房屋品質而言,建議檢查現場是否存在牆體裂縫、漏水、滲水、偷工減料、筦道洩漏等問題。

其次,購房者應該在網上檢查開發商的資質,看看他們購買的房屋是否被抵押或查封。 如果購買的房屋是由房地產代理機构出售的,你應該知道該公司是否具有房地產代理資格。

2、買房子

首先,買家應該小心簽署採購訂單。 認購書是買賣商品房的預約契约和獨立契约。 簽署購房函往往會引發一系列糾紛,特別是購房者需要選取押金,而開發商可能不會退還押金。 囙此,為了避免太多的麻煩,買方可以要求開發商在決定購買房屋之前查看正式合同樣本,並在正式契约可以接受時簽署認購書,以避免被鎖定。

其次,買家應該看看認購書是否能保證公平。 認購書的內容一般包括:雙方的基本資訊、房屋的基本資訊(包括房屋位置、面積等基本資訊)、價格計算、簽訂合同的期限。 我們應該看看內容是否違反了平等和公平的原則。

最後,房款必須支付給監控帳戶。 買受人應當將房價款支付到《商品房預售許可證》規定的銀行監管帳戶,不得直接交給開發商或仲介機構。 房款可以一次付清或分期付款,具體分期付款可由雙方商定。

3、正式簽字

標準格式購房合同文字不能添加、删除或更改。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,消費者有權仔細考慮契约條款的細節,並要求更改不滿意的部分。 同時,買方還應注意標準合同中的空白,知道如何填寫許多細節以保護自己的權益,並規定如果不滿足條件應承擔的後果。

根據《商品房買賣合同》格式文字,以下是契约中經常出現的六個“不公平條款”的清單。 根據這一程式,消費者在看到競標時可以毫不猶豫地簽訂合同。

1.列出商品房

“買受人購買商品房的基本資訊”是標準合同第3條的内容。 消費者應注意空白處填寫的條款,其中應列出自然樓層和米數。

2.房屋面積計價方法

該房屋的契约價格一般按實際建築面積或使用面積計算。 契约應列出房價的變化以及面積變化時的退房條件。

3.交貨日期條款

由於建設資金不足而延遲交付房屋的情况很常見。 開發商為了逃避自己的責任,常常在交付房屋方面大做文章。 首先,只顯示完成日期,沒有交付日期; 第二,交貨日期非常模糊; 第三,沒有完工日期或交付日期。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,買方必須明確規定交付日期為“×年×月×日”,同時還應說明開發商未能按時交付房屋的責任。

4、裝修、設備標準、基礎設施及公共配套承諾

如今,許多房地產糾紛都是由錯誤的商品引起的。 首先,應將建築交付標準詳細寫入契约。 雙方應在契约中使用明確的條款來規定免費裝修、家電、櫥櫃等交付標準,並注明免費禮品的品牌和數量或添加“不低於樣板房標準”等字樣,避免一些開發商在銷售廣告中使用高端、豪華、進口等字樣。

第二,將計畫寫入契约。 例如,游泳池和會所不得對外開放,游泳池的面積應寫清楚,特別是開發商不得主動改變原規劃花園的用途,其他承諾的配套設施也應列出。

5.關於產權登記

獲得房產證是買家關心的問題。 在簽訂合同時,建議買方不要接受開發商的“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能辦理產權證書,則不退還房屋,只退還××違約金”。 建議買受人在契约中約定,因開發商原因,買受人不能在雙方約定的期限內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的,買受人有權提出退房,開發商應在雙方約定期限內退還房價,並賠償經濟損失。

6.保修責任

在保修責任方面,建議買方在契约中注明“保修期不得少於法律規定的期限”。

這是購房過程的介紹。 當然,除了購買過程之外,還有許多因素需要買家考慮。 我希望以上對購買過程的介紹能對您有所幫助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Recent Posts

© 2023 by Kathy Schulder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 

  • Grey Twitter Icon
bottom of page